沁县沃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立足“一黑一黄”,坚持农业生态化

 

基本情况

       沁县沃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是山西北方水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沁州黄小米和沁州黑杂粮的主要种植基地,位于沁县故县镇安仁沁州黄和沁州黑有机旱作示范区沁县安仁村,是世界谷物黄金生产区。拥有2148亩绿色认证基地,11340亩有机旱作示范基地,主要作物为沁州黄谷子和沁州黑玉米。是一家依托当地特有资源,集土地托管、沁州黄小米、沁州黑杂粮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电商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建立起市场+公司+合作社+生态农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围绕“一黑一黄”,依托“北方水城”和“沁州黑”双品牌运营,致力于沁州黄小米和沁州黑杂粮的原生态种植和精深加工。

 

主要做法

立足一黑一黄,创新三大模式

       创新“沁州黄小米和沁州黑杂粮”轮耕倒茬模式,轮耕倒茬实现农场土地有机质增加,增产、增效,同时实现产品硒元素增加,提升产品品质。创新“有机旱作24节气法”,采用惊蛰耕地“保雨水”,春风耕地“丢雨水”,适时播种“赶雨水”,精细管理“节雨水”,轮耕倒茬“蓄雨水”等方式种植。创新丘陵地“全封闭半托管大轮作”种植模式,半托管方式是指土地托管给经营主体,实行五统一,但种植管理环节还是“各家种各家”的地,一方面保留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感受封闭示范区引领成效;另外一方面将让农民除土地托管收益外,还有一份打工种地的收入;其外,半托管方式还是破解当地沁县丘陵地全托管后不能实行机械化作业的瓶颈,也当下有机旱作在丘陵地的适度规模机械化经营的有效尝试的。

产业为生态添绿,生态为产业增值

       在农业上坚持生态化,在种植上推行有机化,在产品上倡导多元化,在产业上实现规模化,研制生产出多种口味的小米锅巴、小米能量棒以及沁州黑杂粮饼干、黑杂粮代餐粉等系列产品,绿色农业发展打开了新的路径,通过种植业一产与加工业二产的融合发展,沁县沃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亩均增收440元,为生态农场内816户农户、2018口人人均增收4800多元。

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链,统一生产链

       合作社在废弃物资源处理上施行粉碎还田,深耕畜水保墒,地膜采用可降解,有机肥袋子专业回收利用,逐渐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始终以绿色生产为准则,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选择优质、丰产、抗病品种,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合作社坚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品牌标识,统一产品销售。

江西璞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脐橙生态种植

 

基本情况

       江西璞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潭石村,从事赣南脐橙规模化种植的现代农业企业,集“龙头企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现有有机脐橙种植面积600亩,与江西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成功建立起赣南脐橙高品质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体系,通过品牌建设和电商营销将生产端与销售端串联,解决了农产品高品质低价格的难题,提高了赣南脐橙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要做法

创建智慧果园精准种植体系

       公司携手裕丰科技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现代农业技术,让璞实600余亩脐橙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监督并入驻赣南脐橙品牌保护平台。通过生态感知终端设备,24小时全天候实时采集作物环境数据、土壤数据等,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远程观看果园作物长势等情况,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通过智能预警系统,推送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预警报告。目前已实现了精细施肥、精准灭虫和精准管理,减少了30%的肥料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

微生物有机质培育技术

       基地利用红糖、菜枯、玉米粉、谷壳、石灰等自主堆制肥料,用红糖作为肥料,红糖作为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实现大、中、微量元素平衡,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生态平衡三位一体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基地采用生物提取物和天然矿物油防治基素较大的病虫害如: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及波尔多液等,既可以达到控制虫害的作用又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使用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方式有效的减少害虫对果树及果子的伤害。基地预留60亩左右的生态林,同时山顶未发,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增加自然界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提高天敌对害虫种群密度的制约力,以此来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农业废弃物采用集中回收,田间覆盖或堆肥发酵等方式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品牌打造

       创建璞实品牌,通过设计品牌形象、运营线上自媒体、合作高端生鲜产品的零售平台、积极对外参展,参加各类产品评选活动等,将生产端与销售端串联,解决了农产品高品质低价格的难题,提高了赣南脐橙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创建托管加盟的形式扩大产品供应量,减少重资产的基地建设投入,加大品牌运营渠道建设等轻资产的投入,以此来保障璞实更快更稳健的做强做大。

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农牧交错区一体化种养

基本情况

       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现有流转土地15000亩,核心区9000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00亩。所属农场以养殖为主,种养结合,建有标准化牛舍13栋,奶牛存栏3500头,肉牛存栏1000头,有5000亩青贮玉米田、4000亩马铃薯田,拥有农机设备130台(套)。农场以“资源高效、粮食安全、循环利用、营养健康、环境友好”为发展理念,种养一体化生产,产出绿色产品,保护生态环境。所属农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长期承包的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公司自种;合作社的村集体土地由村集体代表村民入股,定期进行股东分红;种植大户的土地纳入产业联合体,农户可获得公司提供的贷款担保、生产资料购买、销售渠道拓展等各项服务。

主要做法

科学测定种养殖规模

       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约束,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炼创新种养平衡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发集成节水、节肥、节药、节工等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探索建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人文生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农牧交错区特点,打造“为养而种”的生态农场样板:根据区域水资源量确定养殖规模,根据养殖所需饲料量、产生的有机废弃物量、区域灌溉资源量等,综合确定种植规模,确保种植、养殖规模在资源承载力范围内。

 

氮肥精准管理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耦合作物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供应关系,精准管理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的氮肥施用,减少氮的气体损失与淋溶损失,减少化学氮肥投入,显著降低土壤氮素盈余,从而降低氮素损失带来的环境风险。马铃薯田优化氮肥施用后,可达到稳产、减氮、节本效果,青贮玉米田优化氮肥施用后,可实现增产、减氮、节本效果。

智能化系统应用

       通过MAP智农监测平台,可以查看地块的遥感影像、天气状况、积温积雨、气象灾害、病虫害等信息,从而判断作物长势,分析田块潜在问题等。通过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农场水肥一体化控制,远程设置地块灌溉面积、时间、灌溉模式、每亩用水量、单次及总体施肥量等。通过新牛人云计算牛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确饲喂、智能预警、疾病远程诊疗等。

废弃物多元化循环利用

       分类处理并利用养殖场粪污。肉牛粪污一部分用于蚯蚓生态养殖,养殖后粪污还田。另一部分同奶牛粪污一并进行干湿分离处理,液态粪污沉淀后,澄清液用于清洗牛舍或浇灌园区绿地;固态粪污发酵后用作奶牛牛床垫料,或进行粪污还田。所属农场蚯蚓生态养殖占地100亩,年养殖蚯蚓300吨,改良粪污15000吨。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降低白色污染,医疗废弃物、其他普通垃圾、病死牛等由定点公司或环境卫生管理所集中回收或处理。

       社会效益:农场先后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19-2021年,合计发放扶贫款259.3万元,帮助区域农户脱贫。农场积极创设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分支机构

走进国家级生态农场,铺就乡村生态振兴之路(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