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第五届生态低碳农业研讨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其中9月24日上午的“圆桌对话”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环节,邀请到了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学者和生态农场代表出席,合力献计推动生态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场圆桌对话围绕“生态低碳农业的激励政策、生态低碳农产品供应链及绿色消费农业固碳减排的碳交易制度与市场前景”这一话题进行探讨,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邹国元主持,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副站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高尚宾,湖北大学中国农业暨典型行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主任张金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云慧,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中心总监刘彬,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曲超,广东创优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才记担任嘉宾,共同探索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农场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探索生态农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高尚宾:坚守初心,以人民需求

为出点,大力推动生态农场建设

 

 

 高尚宾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副站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农业生态补偿、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技术试点示范等工作,牵头起草生态农场评价行业标准、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地方标准等。获2011年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二等奖1项;分别获2014-2016年、2016年-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丰收奖合作奖1项。

 

高尚宾从两个方面分享了他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初心。一是为了使农业从业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获得相应的回报,使生态农场能够获得政策支持以及在市场上成功生存。从此角度出发,高尚宾表示希望通过国家级生态农场的建设,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先进技术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提前预防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引领绿色生产。
 
二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态势对农业提出新要求。高尚宾以“需求定律”作为引子,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生态环境和绿色消费呈现出较高的需求。生态农业则可以有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国家级生态农场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引领农业经营主体顺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有机种植方式和手段,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引领绿色消费,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张金鑫:农业牵手碳交易,

方法学先行+深耕碳普惠

 

 

张金鑫

      农业碳汇专家,经济学博士,湖北大学中国农业暨典型行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农业与农村发展、数字经济等。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

 

张金鑫从是否强制和供需两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碳交易的概念,基于相关概念,又进一步提出农业可以在“自愿减排量”交易和“碳普惠”领域进行深耕细作。从是否强制层面来看,农业碳交易对应的概念是“自愿减排量交易”,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9号),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为“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农业领域长久以来所进行的减肥减药等诸多推广行动取得了显著的减排量,但是尚未得到认可,其关键就在于缺少方法学,即核证减排量。现阶段,与农业相关的方法学约有四个,与其直接相关的则只有稻田水分管理。因此,农业进行碳交易的关键在于形成方法学系统,按照方法学的规定执行,把减排材料进行核证,得到市场公认后进而才得以进行交易。
 
从供需层面来看,农业领域碳交易对应的概念为“碳普惠”。关于碳普惠交易,武汉多地已开展有关尝试,即为购买低碳产品的消费者进行积分,以积分换取相应商品、政策等优惠,该形式的交易市场对生态农业的碳交易提供了经验借鉴。

 

 

 

 

刘云慧:以欧盟为鉴,

丰富生物多样进碳存储增加

 

 

刘云慧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景观生态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

 

刘云慧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低碳农业的关系角度切入,详细介绍了欧盟二战后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政策,尝试从欧盟的发展经验中为我国生态低碳农业的发展找到可行路径。其中,刘云慧着重强调到自2000年开始,欧盟的相关政策更加向生态方面倾斜。如在2003年,出台增加对中小农户的资金支持的政策;在2019年,欧盟发布从农场到餐桌的政策,要求降低化肥农药抗菌素的使用,提升对有机农业的支持等。
 
欧盟所出台的诸多关于景观、有机农业的政策实质上是增碳的,这为我国生态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根据《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农场生态用地面积不小于农场总生产面积的5%的要求来看,农业领域也可以通过丰富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加生态用地的手段,来促进碳存储的增加。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需多方共同努力完善农业领域的碳交易方法学系统,使农业碳交易有据可依。

 

 

 

 

刘彬:基于技术优势,探索

以半公益形式助力检测认证

 

 

刘彬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中心总监。广电计量致力于提供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专注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附属品检测以及绿色种养循环、生态农场申报辅导等农业项目咨询服务。

 

刘彬表示作为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和技术支撑单位,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国家标准认证(CNS)、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证书(CATL)等完备的生态农业检测认证资质和相关设施,能够为生态农产品的申报及检测认证提供报告及数据支撑,这也为公司开展农业碳交易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和技术基础。同时,刘彬提出公司设有碳核查相关业务板块,已帮助相关单位进行碳核查检测并取得碳中和相关证书,积累了一定行业经验,希望基于业务经验,和各位专家、生态农场经营主体共同努力探索农业碳交易的有效路径。
 
此外,刘彬强调了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会员单位,正在探索以半公益化形式,以较为优惠的价格为农场进行绿色、有机产品等生态相关的检测及认证,从而为生态农场经营主体降低建设成本,为生态农场的建设发展减少障碍。

 

 

 

 

曲超:联合生产,

共建共享共同分摊成本

 

 

曲超

      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项目总监。海南天地人公司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理念,引进国外有机栽培技术,将217省道美台两边自营的凤梨、蜜柚、香蕉、红心番石榴等基地串联,形成特色热带水果长廊共享农庄,还通过全产业链的建设以及三产融合,打造全资源共享生态圈。

 

曲超站在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分享了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营管理生态农场时所面临的挑战:一是在生产端,如何能够让农产品更具有生态价值,生态农产品的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如何体现,以及如何量化生态农产品的价值;二是在消费端,生态农产品是否能获得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其认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实现增值。基于此,曲超也尝试提出了在双碳背景下生态农场应对挑战的策略,即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省农户联合研发、共同生产、共同享有生态农业带来的产业效益和红利,同时共同分摊各阶段带来的成本,使生态农业生产保有长久生命活力。同时,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为生态农场建设提供更大程度的政策支持,激发更多农户参与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陈才记:打造生态农产品联合

销售平台是大势所趋

 

 

陈才记

      广东创优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创优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 月,是由当地外出乡贤及2个年轻的大学生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农产品的热忱共同创立。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健康生态产品,主要产品有生态农特产、大八山货、阳江特产、海洋食品等。

 

陈才记作为生态农场经营主体代表,首先介绍了广东创优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态农业方面所作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有机种植1000亩梯田、打造电商产业园以及联合村集体建设的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其次,陈才记根据自身农场的建设情况,认为生态农场发展的痛点之一在于生态农产品定价难,并极力倡议打造南北方生态农产品联合展示销售平台,打通南北方市场壁垒,打破供需两端信息差。推动生态农场高速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农业领域专家以及生态农场经营主体共同努力。
 
“关于生态农产品,能不能出台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并对生态农产品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市级平台或公司,涵盖第三方检测认证公司,集合农民散户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以整体形式进行碳交易?”“在进行规模化种植养殖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在当天的圆桌对话环节,各位专家带来的精彩观点激起了现场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与会代表们也积极建言献策,畅抒己见,这为生态农场未来更好的发展指明了共同奋斗的方向。

 

分支机构

双碳目标下的生态农业升级“碳”索之路—第五届生态低碳农业研讨会圆桌对话精彩回顾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