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稻蟹共生,生态循环
基本情况
盘锦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成立于2016年,是集水稻种植、稻蟹养殖、粮食储兑、认养、技术开发咨询、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及农作物栽培、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企业。拥有流转土地1.4万亩,仓储容量达1.8万吨,自主科研基地1000亩,加工生产能力3万吨每年。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与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成立“粮食研究工作室”,研发水稻绿色生态种植增产增收技术,为公司绿色生态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主要做法
水稻生态种植
公司在大堡子村选择适宜的低洼地,打造自主绿色生态种植的水稻基地,从工厂化育苗,到自由落体式的抛栽育苗等,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符合优质高产要求的育苗方式,形成了以优良品种、钵盘育苗、插抛移栽的特色育苗和插秧方式。
田间养蟹,生态循环
水田里放入小蟹苗,在田地里自由生长。螃蟹的活动和饮食,能够清除田中杂草和害虫,粪便直接成为生态肥料,在改善土壤的同时,形成稻蟹共生的良性生态循环。
病虫防治,健康农田
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农场采用放养鸭子、灭虫灯,生态方式灭虫;依托生态技术,对基地进行科学防治。开展“水稻病虫害田间防治服务”,接到水稻订单农户的相关信息,公司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帮助农户精准除害。
水稻认养,私人订制
公司推出“水稻认养”模式。从稻种的优选培育,到插秧、田间管理,到收割、贮藏,认养者可以全程参与,公司提供全程保姆式代管服务。通过田间监控,24小时观摩,确保认养者吃到放心绿色纯正的盘锦大米,实现高端绿色大米的“私人订制”。托管期间,认养人可以随时到基地参与田间管理,体验育苗、插秧、收割等农耕乐趣。
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服务
粮食储兑是新型的粮食经营业态,将粮食经营管理权以活期、定期等方式转让给企业,破解农民秋后的晒粮、储存、损耗等难题,逐步实现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
福建省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葡萄生态种植
基本情况
福建省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汤头乡福山村,集农产品生产、葡萄酒酿造和旅游休闲为一体,公司现有流转土地5300亩,种植各种果蔬,重点建设富硒酿酒葡萄基地1000多亩,为福建省最大的单体种植野生刺葡萄基地。同时,酒庄现有三万多平方米酒厂、酒窖及配套休闲公园,带动葡萄酒原辅料、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先后与福建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对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葡萄产品综合开发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主要做法
葡萄科学栽培
公司大力推广绿色有机葡萄科学栽培技术,通过几年的经营,公司构建一套完善的种植管理制度,主要从环境保护制度、肥料使用、农药使用、果品检查等方面开展种植管理。并做好有害垃圾固液分离,病虫害防治、固碳减排等技术措施。2017年,公司葡萄产品首次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智慧农业智能化生产
2021年公司葡萄园通过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建设验收,项目建设了覆盖整个园区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另外项目引进智能酿造设备,可实现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产,通过标准的生产流程,公司可对资源及生产能耗进行管控,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PC、手机App等方式,达到生产过程精准管理、过程可视、全程可溯的目标,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农业成效。
建设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
农场通过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建设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可通过手机App系统远程控制喷淋开头,远程调节喷淋时间及水量,达到减少人工及节水效果。另外,庄园各处有修建蓄水池,可以收集灌溉用水及雨天畜水,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不忘初心,带动共富
公司通过党建引领、优先流转当地经济困难户土地、优先安排本地村民就业、专门提供农民再就业培训、免费配送生产资料等方式,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春秋公司优先安排本地农民用工300多名,累计发放工资5000多万元,为本地留守老人、经济困难户等发放慰问金500多万元,示范带动当地及附近乡镇种植茶叶、葡萄、柑桔、德化梨等上万亩。
大化县音圩合龙水产专业合作社
产村互动,渔旅融合
基本情况
大化县音圩合龙水产专业合作社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北景镇那色村音圩屯,成立于2014年,合作社通过流转北景镇那色社区(岩滩水电站库区)的音圩、六外、巴岭等8个生产队的淹没区水面共885.255亩,创建了大水面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建设总投资4000多万元,产业坚持健康养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理念,建设集休闲垂钓、养生度假和山水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场。建成885亩淡水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场,投放草鱼、鲤鱼、大头鱼等各类鱼苗共280万尾;配套建成渔业科普中心、停车场、渔业文化展馆、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在线中心、红水河-东盟垂钓基地、飞鱼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2017年荣获河池市人民政府授予“河池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2020年荣获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经营理念
合作社围绕“有了好的水质,才能养出好的水产品”的理念。依托大化岩滩水电站库区水域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联农带农利益机制的有效联结,突出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发展思路,创建大水面生态养殖示范场。在确保大化大头鱼地理标志农产品品控的前提下,依托红水河--东盟垂钓基地平台,拓展休闲垂钓业态,促进产业增点扩面和提质升级,加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的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新亮点。
主要做法
资源节约措施
实施大水面养殖,零投药零投料。利用岩滩水电站淹没区形成的库汊养殖。建成水上垂钓平台、水上休闲栈道、共享骑行、摩托艇、观光快艇、路亚艇等生态文旅设施,节约了项目用地。建成24小时全程监控系统、购置作业船3台、道路硬化5.6公里、牧草运输车1辆,年可节约劳动成本3万元左右。
环境防治措施
合作社建成养殖在线监管中心,定期养殖水质监测。建成无害化处理中心,通过现代设施设备,采取高温化尸处理,使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殖措施
利用动植物链的相互消耗平衡原理,采取食物搭配、生物操纵和动物平衡技术来实现。食物搭配:水体的营养水平高,体积大的蓝藻水华发生严重。这时可利用鲢、鳙这样的滤食性鱼类直接牧食蓝藻,消除蓝藻水华的堆积与危害。生物操纵技术:滤食性鱼类难以直接摄食藻类,而浮游动物则能有效地摄食小型藻类,合理的渔业方式是保护浮游动物,应适当增大凶猛鱼类的放养,降低食浮游生物鱼类的密度,以增加大型枝角类的密度,以便有效降低藻类的密度,改善水质。动物平衡技术:主养滤食性鱼类,鳙的比例不宜太高,放养量要适度,因为鳙的食物中浮游动物的比例比鲢要高得多,这样可以降低鳙对枝角类的捕食压力,减少对水质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