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2021年,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启动了生态农场评价工作,两年来共授予431家主体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为展现生态农场风采,展示不同类型生态农场的建设成果、建设经验、建设模式,促进农场主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从即日起,协会将在微信公众号、官网将陆续推出一批国家级生态农场典型案例。

 

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

标准化管理,全过程追溯

基本情况

       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位于上海西北部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裕村,总面积420.87亩,种植面积258亩,是集葡萄生产、科研、科普、示范、培训、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所属农场秉承“做一流农产品,从维护生态环境开始”的理念,不断优化控产提质的栽培技术、“四诱一网”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生产全过程追溯,实现葡萄精准管控、高质量生产,确保为市场提供“有市有价、安全放心”的高质量葡萄。

 

主要做法

配备精良生产装备

       上海马陆葡萄公园全园采用设施连栋大棚装备,配置电动卷膜。实行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施肥,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全园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信息的采集、监测,实时监测土壤、水质。采用自动化补光、补气提高葡萄品质,降低病害发生。采用臭氧水消毒系统及施药高压微喷雾系统,进行杀菌消毒、降解农药。基地因有机认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

总结出一套葡萄栽培模式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省力、高效、轻简化的葡萄栽培模式,包含垅式种植、半稀植栽培、平棚架双主蔓分组整形等。该栽培模式可实现每亩地用肥量减少50%,土地管理面积减少70%,劳动力降低30%。

使用“四诱一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采用物理和生态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加强综合管理,重视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品安全性。全年使用防虫网,夏、秋季各换1次黄板,春、夏、秋季使用杀虫灯,6-7月增设性诱剂、捕虫器、糖醋液等,利用人工剥树皮、树干涂白、及时清园等措施降低病害发生基数。早春葡萄萌芽期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开花前再用1次0.01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用熬制石硫合剂沉淀下来的渣子涂抹树干,防治蜗牛等害虫上树为害叶片。

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

       2006年起,生产的葡萄都需要先经过农药残留检测,再上市销售。2018年,农场建立了产品追溯平台,实现环境实时监测,生产基地、投入品、田间档案、农事作业、质量管理、包装销售等的全过程可追溯。利用神农口袋系统进行农药和肥料的出入库登记,同时对各地块施药、用药、灌溉、采摘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记录。灌溉水与土壤每年都要送至第三方公司进行安全监测,保证灌溉水和土壤清洁无污染。

品牌打造

       销售的葡萄以“传伦”牌为统一商标,打造地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在上海本地有很高知名度。“传伦”牌有机葡萄,于2015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葡萄品牌”“中国果品百强品牌”,2017年获得“上海市优质葡萄评比金奖”,2018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葡萄品牌”,2019年获得“上海地产优质葡萄评比金奖”“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鲜食葡萄评比铂金奖”,2020年获得“上海地产优质葡萄评比最受市民欢迎奖”。

 

阜城县张家桥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秸秆—牛—肥—冬桃”生态循环产业

基本情况

       阜城县张家桥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崔庙镇张家桥村。农场先后建设了万吨秸秆回收、百头肉牛养殖、千亩冬桃种植三大产业,并形成了秸秆回收喂养肉牛、牛粪发酵成有机肥、有机肥种植冬桃树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主要做法

秸秆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

       养牛场目前有肉牛300多头,每年可消化玉米秸秆2000多吨,让“秸秆变肉”得以实现。养牛场粪便经过自建沼气池回收后,沼渣、沼液施用在冬桃树上。另外,将牛粪与霉变玉米秸秆、桃树枝进行发酵处理成有机肥,每年冬桃下树后将有机肥回田洒入千亩桃树地,提升耕地地力。

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张家桥生态农场按照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衡水市植物保护检疫站的要求,对冬桃种植基地合理负载,科学整形修剪,合理肥水管理,果树清园,增强了树势,重点推广利用掁频式太阳能杀虫灯、昆虫迷向丝、粘虫板、诱捕器等物理防虫技术和释放七星瓢虫、赤眼蜂等生物防虫措施,优先选用对桃园天敌和蜜蜂低毒或无毒的防治药剂。

智能化设备加持节劳节力

       购置铲车、抓车、挖掘机、果园自走式作业平台、分拣机、撒粪车、施肥机、运输车、装车机等多种作业机械,使生产过程中的施肥、剪枝、套袋、拆袋、摘果、选果、运输、装车等基本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购置碎枝机、还田机、旋耕犁等,将剪掉的桃树枝和行间草打碎,加入牛粪、霉变玉米秸秆等制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冬桃种植目前占地1020亩,亩收入1.6万元左右,借助智能滴灌节水系统和多种作业机械,实现节水、节劳动力。农场内气象站检测空气质量为优,能源节约达80%以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固持养分,增加了养分利用率,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环境,促进了农产品增收,减少了C02排放,达到了三赢效果。

 

品牌打造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引进优良品种,农场冬桃糖度经抽测为17.3,市场上其他冬桃糖度约为11.0。每年春、秋季分举办桃花节和冬桃节,邀请各地文工团来农场演出,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农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对农场进行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此外,农场每年通过微信推广、衡水市区电子大屏、街道广告牌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了“张家桥冬桃”的品牌影响力。

嘉兴嘉华牧业有限公司

智慧养猪,智能牧场

 

基本情况

       嘉兴嘉华牧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湘溪村周家浜北,总占地325亩,旗下猪舍里庄园是以生猪养殖为基础,集生产、加工、观光、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牧场遵循“畜禽粪便+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绿色产品”四位一体技术路线,促进养殖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开创了生猪生态养殖全产业链新模式。

主要做法

数字化赋能,用“大数据”养放心猪

       牧场设施建设先进,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设环境可控、过程可测、源头可溯、信用可评、数据可视的“互联网+畜牧+种植”智能牧场。应用“华腾数字牧场管理平台”和华腾专有饲养技术的智慧牧场管理模式,完善嘉华牧业生态农场的数字化管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具体实施。

 

集成应用无抗猪养殖技术

       农场以欧标化生猪养殖为核心,通过强化无抗生猪养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降低人员劳动力10000头生猪仅需6名养殖技术员;实现了无抗养殖,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猪只死亡率,达到降低料肉比的目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副产品价值,降低污染。

 

变废为宝,点“粪”成金

       将猪粪制成生物炭有机肥、生物炭棉、生鲜托盘、可降解地膜、生物炭基质、瓜果增甜液体肥等一系列新型高附加值产品。在污水处理上,通过开发高效液体肥、“微生物发酵—园艺”、有机水稻,蔬菜生产等方式实现全循环利用,将进一步提升粪水肥水资源化利用率,真正实现低能耗、零排放,无污染、高利用,开辟变废为宝、种养相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模式。

 

以旅游打造新亮点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特色旅游板块,以华腾牧业绿色猪文化为创建内涵,以科技农业体验游为创建特色,已经完成烤肉馆、小猪赛跑区、蔬菜大棚、花卉大棚、野炊大棚、飞猪馆、图书馆、等多个项目的建设。

走进国家级生态农场,铺就乡村生态振兴之路(第1期)

关于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