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爱思嘉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农旅结合,打造多元智慧农场

 

 
 

基本情况

 
 
 

 

爱思嘉生态农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涉及西姜寨村、大律王村、刘俄村等三个行政村。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上游。农场由河南爱思嘉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属于种植型生态农场,采用多功能、多要素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打造5G智慧农场、“1+10+100”家庭农场、菊花农场、乡村振兴大学堂及科普教育基地等五大板块,是一家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的集团化公司。农场总占地面积2700亩,依托于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多彩豫园”,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农、林、牧产业发展联盟,以种植有机蔬菜和杂粮为主,在运营上采用“大订单农业+私家宅配”的发展模式,将爱思嘉生态农场打造成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展示销售,强化产业发展与游客互动,带动省内外农业现代化的三产融合发展国家级典范。

 

 
 

主要做法

 
 
 

 

推出5G智慧农场,打造“1+10+100”家庭农场模式

5G智慧农场,项目占地35亩,高标准农田78块,最小面积30㎡,最大面积1亩,配套设施有智能摄像头,智能灌溉系统,入户水阀,洗手池,庭院灯,草坪灯等,地主可实现在线看田,在线灌溉,在线购买等服务,运用5G物联网技术,管家式“田政服务”,实现都市智慧农业,在城市化浪潮中,将农业与城市有机地融为一体,践行健康而自然的可持续生活方式。“1+10+100”家庭农场是以“企业+家庭农场+综合服务”的模式,即打造1个综合性大型家庭农场、10个本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范围内100个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多类型家庭农场。

 

打造鱼菜共生生产园

种养殖品种均以高档蔬菜及高经济效益鱼类为主,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可实现年产鱼类500吨,蔬菜183万斤,泥鳅21万斤。目前,公司和中国水产研究院、河南省水产研究院、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封市蔬菜研究所全面合作,打造中国最大的鱼菜共生淡水养殖基地,成为中国鱼菜共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输出者。

 

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农产品安全保障制度

爱思嘉生态农场坚持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多种手段进行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开展净土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对污染低效农田进行净化和改良。农场大面积实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和推广,通过粉碎还田、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及创意化等手段多维度利用秸秆,减少农业秸秆焚烧污染,保持环境整洁。农场积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数字化检测网络体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生产过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落实产品质量责任制,推进建立涵盖生产者信息、投入品进出库记录、生产档案信息、产品质量检测信息等内容的产品信息标识体系。加快农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黑名单管理办法,实施联合承接。引进国内知名检测机构,强化质检机构资质认证和考核,提升农产品专业检测能力及对外检测服务能力。

 

 

江西省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

规范化生态种养

 

 
 

基本情况

 
 
 

 

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宋溪镇,1998年8月注册登记,是一家种养结合型企业,拥有杨梅、枇杷、枳壳、油茶、桂花、百果园、生态公益林等七大产业基地,面积达1万余亩。公司水产养殖基地分布在茶棋、北门、王埠、潘龙港、桐林五大栏网库湾,面积达2万余亩。通过生态农场示范带动,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有效助力县域农业向绿色生态发展,先后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及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全国十佳农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称号。

 

 
 

主要做法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农场基地在积极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设太阳能杀虫灯20台,检测设备1套,新建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含输变电线路)5000亩,新建蓄水池10座。农场基地广泛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基地主要使用的农药是苦参碱和石硫合剂,主要使用的肥料是玉露有机肥和菜枯等。农场基地严格落实了限用农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基地在积极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开展水肥药一体智能化系统建设

近两年农场先后投资了1000余万元资金,在枳壳、杨梅、油茶等5000余亩产业基地,建设了水肥药一体智能化系统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并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自动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经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同时根据感应系统提供的不同作物需肥特点、温度、湿度、土壤环境和pH值、养分含量状况等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感应器可感应视频监控、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覆盖基本的生产监测数据。传感器监测范围覆盖区域面积的96%以上,并实现信号“实时”“定时”采集传输,达到了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劳的目的。

 

推动水产健康养殖基地系统化建设

生态农场在庐山西海有五大库湾一类水质拦网水产养殖场,面积共20000余亩,多年来,一直坚持无投料无施药绿色生态养殖,养殖的鳙鱼、草鱼、鲢鱼、鲫鱼论证为“有机鱼”;水产基地荣获《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应用循环经济技术

农场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将观光园区中的种、养、娱三业有机结合建立产业循环链,构建三个循环经济技术模式。一是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通过园林与沼气池实现果木种植与畜禽养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种养并举、产气与积肥同步、能源与物流良性循环;二是水陆结合的互补模式,通过水产养殖和林果种植,推行“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互补增效,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环境零污染;三是上下结合的立体模式,充分利用空间气光、水光资源,立体发展种养业,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湖南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果蔬生态种植

 

 
 

基本情况

 
 
 

 

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分,雨热同期,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农场土地流转总面积2817亩,其中种植土地面积1960亩,生态用地面积190亩。农场主要种植金甲脆梨、三红柚和金甲岭萝卜,是一家种植型农场。

 

 
 

主要做法

 
 
 

 

节约用肥,提高肥料使用效率

农场主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协调养分供应、优化施肥结构。农场工作人员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从而提高水肥利用率;通过有机肥的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固定气态氨素、解析土壤无效态磷钾,改善土壤环境与养分状况;采用秸秆还田,秸秆分解产生磷、钾等养分从而节省了化肥投入,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地力培肥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污染

清洁果园,人工及时摘除或捡拾被害果、枝、叶并几种处理,可有效减少下代虫(菌)源;人工除治,在生长季节,人工及时清除树干、枝条上的虫卵和幼虫;果实套袋,在果实形成初期,及时人工套袋,有效减轻或避免食心虫、蝽蟓等食果类害虫的为害;耕翻树盘,通过深翻,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及病菌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灯光诱杀,利用果树害虫的趋光性,在果树旁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诱虫灯进行诱杀;黄板诱杀,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的成虫。

 

多措并举,实现生态化种植

采用轮作倒茬,中断病虫害与某些连作作物的寄生关系。清洁种植园区,消除病(虫)源及病虫害发生场所,改善田园生态环境。果园采用鲹高栽植技术,挖排水沟,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等措施,从而减少水土流失。蔬菜种植基地采用轮作和开沟起垄种植水稻和萝卜。采用秸秆还田固碳,利用秸秆地表覆盖,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采用色板和灯光诱杀消灭虫害,对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保护。

 

分支机构

走进国家级生态农场,铺就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第23期)